【战术讲堂】风格另类的哲凯如何才能激活?

发布时间:2025.08.09

聚焦枪手近期两场有哲凯参与的友谊赛,这位中锋与过去两年枪手阵中的中锋相比,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质,为球队带来了别样的进攻活力。

以领球这一环节为例,哲凯的表现就与哈佛茨、客串中锋的梅里诺大相径庭。

在对阵黄潜的比赛中,哲凯展现出了独特的处理球方式。以往哈佛茨等人面对二区到三区的低平球时,多会选择背身倚住对手,随后回做或横向跑动。而哲凯则试图用脚后跟一磕完成转身(可惜被犯规破坏),若能成功,他将获得在禁区前30米空间内直接面对球门的机会。

哲凯与以往中锋的另一大差异在于,他回撤中场串联的次数并不多,但几次与马丁的换位却颇具亮点。在左侧和左肋部领球时,马丁可以前插至中锋位置抢点,而左中场(本场为梅里诺,常规情况下应为赖斯)则能从左肋部插上进攻。

这种踢法与以往中锋在转换或高速推进中站桩、阵地战中扮演伪九号的角色截然不同。

此外,哲凯在门前接传中时的习惯,堪称锋线杀手的典范:他善于绕到防守球员身后的盲区接球。在本场友谊赛中,哲凯几乎每次接传中时都处于后点位置。

若从足球经理(FM)的角度探讨哲凯在中锋位置为枪手带来的战术变化,可以说他完全展现出了突前前锋(AF)的特质,满脑子都是向前的念头。领球后第一时间想的是转身面对球门,更多进行盘带,中路空间不足时拉边也要继续向前,这无疑丰富了枪手的进攻手段。

然而!(转折来了)

首先,哲凯本人非常不喜欢争高空球的第一落点,这是他的踢球习惯。尽管他身高超过185cm,弹跳也不错,但他更喜欢挤开防守球员的落点位置直接转身。这种踢法固然能加快进攻节奏,更有利于自己直接向前,但随之而来的球权丢失风险也会增加。

其次,由于采用突前踢法,哲凯的触球次数并不多,关键传球也难以出现——毕竟他顶在最前面,更多时候是自己射门,而非传球。

过去三年,哲凯一直扮演着AF的角色,在转换或高速推进中担任冲击者和尖刀角色。若强行套用阿尔特塔的老战术,无异于拿着丈八蛇矛去绣花,实在是有些缘木求鱼。

然而,一旦改变战术,给予哲凯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,枪手以往的右路三人组进攻打法将被彻底重塑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哲凯为了加盟枪手罢训了一个月,身体状态尚未调整至最佳。上一个为转会罢训的凯塞多,用了几乎半个赛季才逐渐稳定下来。在友谊赛中,哲凯的对抗、抢点和突破技术动作都明显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,这一点枪迷们需要理解和接受。

综合来看,哲凯能否成为扛起枪手进攻大旗的关键人物,关键在于阿尔特塔是否有勇气推陈出新,敢于拆解原有的进攻组合,并构建一套合理的战术体系。

若让我来设计,我个人有两种倾向。(以下仅为个人见解)

第一种方案是保持右路和右肋的原有安排,将哲凯放在左肋部,替换掉状态逐年下滑的马丁内利,担任弱侧的终结者角色。

这样设计既无需拆解右路的进攻组合,哈佛茨依然可以抢第一落点、担任背身支点,在慢节奏比赛中充当伪九号,还能在右路吸引防守,为左路弱侧创造空间——而这个空间正是哲凯最喜欢的射门位置。

为此,需要降低左边锋的防守责任,更多跑动创造空间和进行中路换位,减少赖斯的前插频次,让斯凯利拉边,苏维门迪往左路稍稍补充,廷贝尔往中路和肋部补位。

这算是改变最小的一种解法,对枪手右侧强侧主攻的影响最小。

至于许多球迷希望哲凯担任单中锋,这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多了。

这样一来,由于哲凯有左倾的趋势,左路人数反而更多,形成过载。而组织核心厄德高却在右路,中路苏维门迪单人防守的横向空间过宽,很容易造成肋部被进攻时无法及时补防的问题。

我此前也写过,苏维门迪能在逼抢中控制住球权,但只有半转身向一侧的能力,这会大幅降低他的传球空间,只能支援一侧的进攻。这将大大限制枪手守转攻、后向前的进攻发起方向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苏维门迪在攻防两端作为单后腰所承载的责任,显然超出了其能力范围,很有可能成为枪手的命门所在。而组织核心在右侧,天然会在右侧领球,导致右侧球权占比更高,削弱了左侧哲凯、赖斯、马丁三人进攻组合的球权。

右路缺乏哈佛茨等能充当伪九和背身能力中锋的支援,也会陷入无法创造空间的问题。这些问题环环相扣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不过,解法并非没有。我个人的见解如下

在不动大框架的前提下,将厄德高换到左中场,更靠近苏维门迪,赖斯减少前插换到右中场

(1)赖斯跑动范围大,能很好填补右路上下的空间;

(2)苏维门迪也更靠近左肋,与厄德高位置接近,容易形成节拍器和组织核心的重心,在Build Up阶段左侧能形成过载和出球能力;

(3)哲凯也能获得自己喜欢的空间和中锋位置;

(4)萨卡的冲击力和终结能力,可以放在弱侧为他制造空间,让他从一个内切型边锋转变为肋部二前锋的角色。

只是,这种调整方法是大动干戈,阿尔特塔向来换人都小心翼翼,不太可能有这么大的勇气做这种实验........

相关资讯